他们是散落在西部热土上的点点星火
怀揣着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”的朴素信念
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
褪去校园的青涩
披上志愿的“红马甲”
他们将滚烫的青春盈透科技
深深扎根于广袤的基层大地
2023年8月,带着“做有意义的事”的初心,我与众多伙伴一道踏上西部计划征程。怀揣满腔赤忱回到家乡大理鹤庆,我渴望以志愿者的身份,反哺乡土真情。在岗位上的七百多个日夜,成为我人生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章。
笔耕不辍:从“小白”到宣传多面手
扎根团县委宣传岗位,我的成长始于点滴积累。从最初学习公文格式、整理基础材料,到在同事指导下起草总结报告、完善台账资料,最终独立承担公众号选题、编辑与发布全过程。这段经历让我深刻领悟到宣传工作绝非简单的文字堆砌,而是凝聚青年思想、传递组织声音、服务发展大局的关键“扩音器”与“播种机”。为此,我不断摸索实践:紧扣中心、服务大局,确保宣传有高度深度温度;贴近青年、讲好故事,用鲜活语言和榜样让宣传入脑入心;精耕细作、锤炼“四力”,主动养成“有任务往前冲、没任务勤练笔”的习惯,在深入调研、敏锐捕捉、深度思考和精准表达中提升能力。
展开剩余68%这段宝贵的历练如同熔炉般全方位锻造了我,不仅深化了对意识形态和宣传阵地重要性的认识,更以“笔力”为核心,系统提升了逻辑思维、语言表达能力,同时淬炼了策划执行、沟通协调、审美设计等综合素养以及严谨细致、主动担当、追求时效的工作作风,使我从一名“小白”逐步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宣传多面手。
淬炼成长:在学习与实践的交汇处拔节
服务期是能力提升的加速器。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我切实提升了思想政治素养和政策把握能力。积极参与各级“青马工程”、网宣骨干等系统培训,有效拓展了业务视野,强化了沟通艺术,为应对复杂任务奠定了基础。
此外,我充分利用书籍、新媒体等多途径持续学习,积累写作素材与技巧,为胜任宣传工作厚积薄发。日常工作中,我注重跨业务、跨部门协作,既积极协调补位,又明确职责边界,确保与各级单位顺畅衔接。面对紧急任务或突发状况时,冷静统筹资源、协调层级关系,确保问题高效解决、任务圆满完成。
扎根大地:让志愿微光点亮万家灯火
双脚沾满泥土,服务才有温度。我深入社区访民情,用镜头和文字为家乡银器、农产品代言;投身政策宣讲与就业帮扶,用心关爱留守儿童群体,以真诚服务暖民心、聚合力;组织开展法治宣传、反诈骗、禁毒防艾、防校园欺凌、防溺水等活动覆盖千余人次;在元宵、重阳等佳节,策划包饺子、过集体生日等活动,让老人感受文化温情。工作之余,我的足迹也延伸至银文化艺术周、非遗大理行、半程马拉松、校园三大球啦啦操联赛等大型活动现场提供支持。每逢节假日,更积极投身景区志愿服务,做好游客引导与咨询。
每一次“青力青为”的微光汇聚,不仅温暖了他人,更让我深化了对群众工作方法的认知,提升了组织协调能力,在实践中践行了奉献精神,收获了服务社会的深切快乐。
两年志愿行将落幕,但终点亦是新起点。回望在鹤庆山水间踏过的坚实足迹,心中唯有深深的感恩与沉甸的收获。感恩这片热土托举我成长,感恩伙伴们一路同行的坚实臂膀。此刻,背包虽轻,行囊却已满载——那是泥土的温度赋予的厚重底气,是星火汇聚激荡的信仰力量,是服务磨砺淬炼的无畏担当。
未来无论行至何方,这方土地上汲取的养分,都将化作滋养我生命的力量源泉,激励我背起这满载勇气、智慧与深情的行囊,继续坚定前行,让青春之光在祖国更广阔的土地上恒久闪亮。
青春当向西行
山海自有回响
愿此间星火盈透科技
发布于:北京市大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